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闻出版学院及美术专业简介

时间:2011-12-03 09:22来源: 作者: 点击:

新闻出版学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闻出版学院致力于文化信息复制与传播、产品信息传达与增值、视觉效果创意与设计,是一所具有信息特色和信息技术特征的专业学院。学院现设有新媒体传播、印刷工程和包装工程3个本科专业,并招收网络舆情、网络社会、数字图文信息、色彩管理、印刷过程与控制、防伪信息、包装数字信息和包装循环经济等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其中印刷工程专业是浙江省最早的印刷人才培养摇篮。艺术设计在符号语言与网络形象语言等方面有很多独创。
    学院所设各专业特色鲜明,学术影响力突出。其中,新媒体传播专门培养熟练运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楼宇电视网、手机短信网等新媒体技术,适应当代与未来的新型传播人才。印刷工程专业重点培养能掌握数字化印刷与复制技术完整产品链流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包装工程专业重点培养不仅具备包装设计能力,同时具备包装物流和包装循环经济知识的设计人才。以上各专业都具备提出基于供应链的整体解决方案和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已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教授专家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校特聘教授2人、教授10人、博士17人,硕士生导师10人。教师中硕、博士以上学历教师占70%,教师平均年龄在35周岁。
    学院设有新闻出版研究所、印刷工程研究室、包装工程研究室、新媒体传播学研究室和艺术设计研究室。同时在实验设备方面投资2000多万,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4个专业实验室。其中“绿色包装材料及包装安全实验室”与“印刷包装数字化技术实验室”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现代印刷技术实验中心”是浙江省同类专业中技术水平最高的实验室。
    学院正在与亚洲包装中心联合筹建亚洲包装科研实验中心,积极参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品包装科研加工中心的筹建工作,并与中国包装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我院合作成立南方分中心。同时,学院与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印刷集团、杭州中粮美特容器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事业单位保持紧密的产学研合作。
    一流的师资和设备,优越的产学研合作平台给莘莘学子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所培养的学生多次获得华东地区印刷技能操作比赛团体第一名,浙江省网络设计大赛金奖、德国曼罗兰“印刷科技人才”奖,世界“包装之星”设计优胜奖等荣誉。毕业生以基础扎实、专业优秀、技能突出而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历年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学院正在实施“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依托行业、引领发展”的强院战略,将紧紧抓住浙江印刷包装和新媒体产业快速发展的契机,以全新教学模式、独有专业特色为社会培养富有创新精神、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学院共有印刷工程(数字图文信息)、包装工程(包装艺术设计)、包装工程(包装系统设计)、传播学四个专业,其中包装工程(包装艺术设计)为艺术类(美术)招生。

包装工程(包装艺术设计)
    包装作为产品广告的功能重点体现在销售包装设计领域,现代包装设计需要提升包装视觉注意力,并体现循环经济、绿色包装等新理念。包装工程(包装艺术设计)旨在为产品包装提供视觉美学享受、促进产品销售的艺术设计方案。它融视觉再现与艺术再现于一体;融欣赏价值与经济价值于一体;融产品特征与包装特征于一体;融消费意义与环境意义于一体。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包装造型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包装品牌形象设计、相关系列产品包装设计以及针对艺术设计和结构设计等包装功能方面的综合知识,毕业后能从事产品包装销售设计,能针对企业特点及产品要求,合理制定包装品牌形象设计方案,并具有品牌策划、实施及设计管理等综合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要求:
    第一年重点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基本表现技能,积淀艺术设计基础。
    第二年是基础课学习,重点在计算机应用、经济管理和艺术造型等方面奠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后两年学习包装艺术设计知识和包装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重点培养包装艺术设计、包装品牌策划及形象设计的综合技能,开拓包装设计思路和创新意识,并具备进行包装艺术设计的独立能力与合作能力。
    就业方向:
    1、可以在包装公司、广告公司、图文制作公司、报刊杂志社等单位从事产品艺术设计等工作。
    2、可以在电子、汽车、纺织、食品、医药等行业的包装设计开发部从事产品包装销售设计、包装品牌策划及形象设计、包装质量检测等工作。
    3、在政府机关、包装研究机构、包装检测机构等职能部门从事包装设计与管理、包装教育咨询、包装新产品的市场运作等工作。
    主要课程:包装装潢设计、包装结构设计、礼品包装设计、包装材料、包装工艺、纸盒设计与成型技术、设计素描、构成艺术、设计色彩、容器造型、三维设计表达、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 CAD)、设计策划与营销、设计管理、企业形象设计、消费心理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成本管理、循环经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