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闪回
延安路上的杭州科技交流馆在闭馆10年后,终于将在国庆节再次开张迎客。新的科技馆如何布展才能吸引现代人的注意力,科技馆委托每日商报收集好点子。消息见报后,读者纷纷来电提供建议,十四中的倪老师致电85051890说,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配合科技馆的专项调查。 科技馆对读者的建议很重视,决定召开商报读者开一场小型座谈会(详见22日7版报道)。
昨天下午,座谈会如期举行,参加会议的除了十四中的3位老师和13位同学外,还有科协、科技馆的专家和工作人员。此外,每日商报报道还引起了同城媒体的关注,多家电视台、报社的记者闻讯而来。
开科技产品专卖店
做有“供血功能”的科技馆
座谈会现场支起了大屏幕,工作人员结合幻灯片对科技馆的历史和未来做了详细讲解。话音未落,同学们就开始争相发言,一位姓林的同学问:“科技馆将来的票价是多少?”对未成年人免费!林同学又问:“那么科技馆今后的生存问题怎么解决?维护成本从哪儿来?”
林同学给出的建议是———在科技馆门口开家科技产品专卖店,专售弹簧秤、条形磁铁、磁悬浮列车小模型等实验用品和小模型。
林同学的这一点子来自他的生活体验。去年他上完物理课想做磁场实验,可是找了很多地方都找不到条形磁铁,他相信有很多同学和他一样,需要有个可以购买实验用品的商店。
这个点子得到了同学们的共鸣,大家都来补充想法:有人提出在科技馆内展览科技企业的成果,向企业收取适量的展览费;还有同学建议在科技馆开设门户网站,在网站上吸引商家广告,这项收入可以满足网站维护的需要……“真有商业头脑,现在的孩子真聪明!”科技馆有关负责人听后不住地点头。
做有杭州特色的展馆
展览城建变化背后的科技力量
和同学抢着发言的还有老师,一位穿红衣的老师提供了一个有特色的想法。“科技馆要做出杭州特色。”老师说,这几年城市变化很大,其中城建的科技含量功不可没。用图片结合文字或实物的办法,展出杭州城建变化背后的科技力量,一定会吸引眼球。
这位老师还提出,一些杭州特产蕴含的科技含量同样值得展览———龙井茶为什么好喝?生长多年的龙井茶树经过了什么样的技术改良?闻名世界的杭州丝绸,其纺织技术的科技含金量有多少?西湖西进的规划和建设同样是有科学依据的,相信很多人都想了解更多的科学细节……“科技馆是杭州科技发展的见证,有杭州特色的科技馆更有利于大家解读杭州科技。”老师神采飞扬地畅谈着。
这些想法刚好和科技馆的一些方案不谋而合,科技馆有关负责人紧握老师的手说,“座谈会结束后咱们再好好谈谈”。
热线启事:
科技馆金点子继续征集中您对科技馆的建设或布展有什么想法,欢迎拨打85051890,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向杭州科技交流馆反映。
(记者叶根琴 杜国平 每日商报)